《人民币兑换》人教版的教学设计
若雨凡尘 2010-07-17 17:35:54 热度:5971°C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5—4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整十整百人民币的兑换。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 在学习使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2、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会好的学习方法,并练习使用,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情感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能兑换整十整百数人民币。
难点:提高学生迁移的思考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技巧。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 设疑自探: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 小明同学准备去美国旅游,旅游总要买点东西,需要用当地的钱,那么我们就要用中国的钱兑换美国的钱,也就是用人民币换美元,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自探提示:
1、图上有什么信息?
2、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二、 解疑合探:
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美元×10000怎样计算?
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乘10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检验。
1563÷10000=0.1563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5—4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整十整百人民币的兑换。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 在学习使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2、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会好的学习方法,并练习使用,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情感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能兑换整十整百数人民币。
难点:提高学生迁移的思考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技巧。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 设疑自探: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 小明同学准备去美国旅游,旅游总要买点东西,需要用当地的钱,那么我们就要用中国的钱兑换美国的钱,也就是用人民币换美元,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自探提示:
1、图上有什么信息?
2、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二、 解疑合探:
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美元×10000怎样计算?
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乘10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检验。
1563÷10000=0.1563
三、 解疑合探
人民币10元、100元换美元,各能兑换多少呢?小组内互相说说。师生总结兑换的方法。
四、 应用拓展
1、 P45做一做。
2、 生自编题,同桌互做。
板书设计:
人民币兑换
0.1563×10000=1563(美元) 1563÷10000=0.1563 算对了。 答: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1563美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例1----------例4 (认识人民币)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5:1、2题
教学要求: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 )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 (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
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让孩子了解人民币一些简单的互换,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将数学知识包装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充分体现了用数学的思想。
模拟购物这一环节,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小课堂”中体验大生活。这个环节的设计,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例5、6、7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53:3、4、7、8、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例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 )角50角=( )元
2、8元=( )角70角=( )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 课件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
1、体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特点,使课堂生活真正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满活力
2、加强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重视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不足之处是:
在讨论时,个别学生没有充分讨论。个别同学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是掌握不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56:例8)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
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