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博文网!
手机版 MIP版 | 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现代作家 > 张爱玲 > 正文

张爱玲小说《赤地之恋》第四章

饿莩 2010-09-19 15:17:04 热度:38682°C

引导语:张爱玲的《赤地之恋》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建国之初政性的摧残与控制,个人的一切在政党面前没有存身之地,更谈不上独立的空间与思想。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小说的第4章,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刘荃仓皇地把他自己的东西收集在一起,牙刷、衬衫之类,一件件抓起来就往背包里一塞。桌上那盏豆油灯,灯油快干了,只剩下青荧荧的一点微光,使那整个的黄土屋子里充满了青黑色的阴影,仿佛有了这点光亮,反而比没有倒更加黑暗些。

唐家那边屋子里黑魆魆的,一点响动也没有,似乎他们已经睡了。也许他们也在屏息听着外面的脚步声。也许他们也有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悄悄地一声不出,就不会找到他们头上来。

他应当立刻搬出去,回到小学校去,土改工作队员不能住在地主家里。要划清界限。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要搬也用不着这样仓促,根本住在唐家也并不是他的过错。他仅只是一种逃避的心理,不愿意亲眼看见上就要发生的这件事。

他提着背包匆匆走到外面的月光中,迎面正遇见民兵的队伍打着灯笼拥到院子里来。

「什么人?」有人喝问。

「是。工作队里的。」

一个民兵举起灯笼来在他脸上照了一照,没言语。这里大家已经纷纷喝吆着冲进屋去。

「唐占魁呢?叫他出来!带他去问话!」

大家嚷成一片,刘荃就乘乱里挤了出去,在那月光下的黄土弄中连跑带走,很快地已经把那喧哗丢在后面老远了。

然后他忽然想起来,还有二妞给他洗的那套衣服丢在唐家没有带走。他在心里诅咒着,他讨厌自己在这种时候还会记得这样琐屑的事。但是无论如何,得要去拿回来,那是他仅有的换洗的一套。要拿还是趁现在乱哄哄的时候去,比较好些,要是明天单独再到他们家去,他实在是怕唐占魁的女人和二妞对他哭诉。而且也要避嫌疑,再到他们家去,被人看见了要发生误会的。

引导语:张爱玲的《赤地之恋》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建国之初政党对人性的摧残与控制,个人的一切在政党面前没有存身之地,更谈不上独立的空间与思想。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小说的第4章,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刘荃仓皇地把他自己的东西收集在一起,牙刷、衬衫之类,一件件抓起来就往背包里一塞。桌上那盏豆油灯,灯油快干了,只剩下青荧荧的一点微光,使那整个的黄土屋子里充满了青黑色的阴影,仿佛有了这点光亮,反而比没有倒更加黑暗些。

唐家那边屋子里黑魆魆的,一点响动也没有,似乎他们已经睡了。也许他们也在屏息听着外面的脚步声。也许他们也有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悄悄地一声不出,就不会找到他们头上来。

他应当立刻搬出去,回到小学校去,土改工作队员不能住在地主家里。要划清界限。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要搬也用不着这样仓促,根本住在唐家也并不是他的过错。他仅只是一种逃避的心理,不愿意亲眼看见马上就要发生的这件事。

他提着背包匆匆走到外面的月光中,迎面正遇见民兵的队伍打着灯笼拥到院子里来。

「什么人?」有人喝问。

「是我。工作队里的。」

一个民兵举起灯笼来在他脸上照了一照,没言语。这里大家已经纷纷喝吆着冲进屋去。

「唐占魁呢?叫他出来!带他去问话!」

大家嚷成一片,刘荃就乘乱里挤了出去,在那月光下的黄土弄中连跑带走,很快地已经把那喧哗丢在后面老远了。

然后他忽然想起来,还有二妞给他洗的那套衣服丢在唐家没有带走。

张爱玲小说《赤地之恋》第四章

他在心里诅咒着,他讨厌自己在这种时候还会记得这样琐屑的事。但是无论如何,得要去拿回来,那是他仅有的换洗的一套。要拿还是趁现在乱哄哄的时候去,比较好些,要是明天单独再到他们家去,他实在是怕唐占魁的女人和二妞对他哭诉。而且也要避嫌疑,再到他们家去,被人看见了要发生误会的。

于是他又逼迫着自已往回走。还没到唐家门口,在黑暗中已经听见唐占魁的女人哭喊着:「求求大爷们,行行好,饶了他吧,行好的爷们!大家都是街坊──」

「有那些废话!叫唐占魁出来!」

「人呢?──躲也躲不掉的,罪上加罪!快叫他出来,」

「去搜去!」

「咱们一不是地主,二没有犯法,干吗逮他?」那女人哭叫着,「他爹一辈子没干屈心事,不信去问,──都是街坊,有什么不知道的?」

「再嚷,再嚷,把你也捆了去!」

「刘同志!」二妞的声音绝望地叫着:「刘同去呢?刘同志上哪儿去了?」

刘荃进院门就看见她,也看见他自己的衣服,衣服抹平了之后又晾了出来,晾在院子里那根铁丝上。二妞牵着他那制服上的一只袖子,仿佛拿它当作他的手臂,把额角抵在那袖子上,发急地揉搓着。

刘荃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可鄙的人,但是他没有办法,他只能镇静地走上去,把他那制服的裤子取下来搭在手臂上,再来拿那件上衣。

二妞一看见他回来了,本能地把手一缩,把他那只袖子放了下来,大概自己觉得她这种举动太不妥当,然而随即又忘其所以地拉住他的手臂,颤声叫着:「刘同志!你救救我爹!救救我爹!你看他们怎么乱逮人!」

「他妈的,上了房了!」突然有一个民兵大叫起来。「揍他妈的!」跟着就听见「砰!」一声枪响,一道火光向空中射了出去。

「救命呀!要打了人了!」二妞狂叫起来。她抓住刘荃的手臂拚命摇撼着。「我求求你!我求求你!救救我爹!」

刘荃一面挣扎着甩开二妞的手,一面去拿他那件衣服,但是也不知怎么,衣服挂在那里,扯来扯去再也扯不下来。他不明白那是怎么回事。那种奇窘,简直像在噩梦中一样。

然后他发现,原来衣服上的一排钮子全都扣着,把那件上衣横穿在铁丝上。他匆忙地去解钮子,一个个地解开。他可以觉得二妞站在旁边呆呆地向他望着,她的脸在月光中是一个淡蓝色的面具,两只眼珠子像两颗圆而大的银色薄壳玻璃珠。

「趁早给我滚下来!」有人向屋顶上喊话。「再不下来真揍死你!送你回姥姥家去!」

「砰!砰!」接连又是两声枪响,随即哄然地又在人丛中起了一阵骚动。恍惚看见屋脊上一个黑影子一晃,倒栽了下来。

「爹!爹!」二妞狂喊着挤到人堆里去。

刘荃在混乱中脱身走了。

小学校里那天晚上灯烛辉煌,因为捕人的事彻地在进行。逮来的人都送到后院两间空房里锁着。张励也还没有睡,几个重要的干部也都在那里。刘荃随即从他们那里听见说,唐占魁不过臂部中了一枪,摔下来的时候伤得也不重,已经扣押起来了。

第二天早晨,刘荃换上他的另一套制服,发现胸前的钮子少了一颗,大约是昨天晚上晾在铁丝上的时候,拚命扯它,扯掉了一颗钮子。他不由得苦笑了,他觉得他在昨天那一幕惨剧里演的是一个可笑的角色。

唐占魁的女人提着个篮子来送饭,闹着要进去见唐占魁一面,她不放心他的伤口。民兵没让她进去,她就坐在地下呜呜地哭了起来。刘荃隔着两间屋子听见她一头哭一头诉苦:「一早就来了人,什么都给贴上封条,柜上贴一张,缸上贴一张,三间屋子封上了两间──尽自在旁边叩头,求他们少贴两张,还给磨盘上也贴上一张,油盐罐子都给封上了!」

开斗争大会那天,她在开会之前又在会场里恸哭着,见了干部就叩头。「几十年的老街坊哪,您行行好,宽大宽大他吧!」

「出去出去!──跑了这儿来胡闹!」孙全贵这样说了一声,匆匆走了过去。

有一个土改工作队员倒是耐心地劝告她:「你要站稳立场呀!你到现在还不肯觉悟,不肯把你们俩的命运分开,那是死路一条,连你也要受到人民的裁判!」

她看见那年轻人脾气好,更是钉住了他不放松,哭着说个不完。「做做好事吧同志,我们也是受苦的人哪!可怜他苦了一辈子才落下这几亩地,哪怕地都拿了去,好歹留下他一条命,往后做牛做马报答各位爷们!」

「去去去!你再闹,也捆你一绳子!」李向前走过来说。

她并不走开,依旧站在台前,四面张望着,寻找她哀求的对象。她那红肿的眼睛里含着两泡眼泪像两个玻璃泡泡,鼻孔也是亮汪汪的,嘴里不住地抽抽噎噎吸着气。会场里人声嘈杂,一阵阵地像波浪似地涌上来,她心里恍惚得厉害,只有那抵在她背脊上的粗糙的台板是真实的。

这次的大会是在韩家祠堂前面的空场中举行,场地上搭着一个戏台,逢年过节总在这里唱戏。戏台上面罩着小小的屋顶,盖着黑瓦,四角卷起了飞檐。台前两只古旧的朱红漆柱子,一只柱子上贴着一条标语,像对联似的:「全国农民团结起来,」「彻底打垮封建势力。」檐前张挂着一条白布横额,戏台后面又挂着几幅旧蓝布帷幔,还是往日村子里唱戏的时候用的。台前的几棵槐叶子稀稀朗朗,落掉了一半,太阳黄黄的直照到戏台上来。那秋天阳光,也不知道怎么,总有一种萧瑟的意味,才过正午就已经像斜阳了。

小学生打着红绿纸旗子,排着队唱着歌,唱得震耳欲聋,由教员领导着走进会场,站到台前靠东的一个角落。民兵也排队进场,个个都拿着枪,一色穿奢白布小褂,拦腰系着一根皮带,胸前十字交叉扣着子弹带与手榴弹带。台前站了一排,台后又站了一排,四下里把守定了。农会组织孙全贵在人丛中挤来挤去,拿着个厚纸糊的大喇叭作为扩声筒,嗡声嗡气地叫喊着。

「妇女都站到西边去!青年队站到这边来,挨着小学生站着!大家站好了不要乱动!孩子该溺尿的先带出去溺了尿,待会儿不许出去!喂,你们墙跟前的都站过来些,远了听不见!」

干部与土改工作队员大都分布在群众中间,以便鼓舞与监督。张励却和一小部分队员闲闲地站在会场后面,仿佛他们不过是旁观者。张励的一只护身的枪,今天也拿了出来佩带着,为人民大众助威,防备会场上万一有坏分子捣乱。他的外貌很悠闲,心情却十分沉重,也像一切舞台导演在新剧上演前的紧张心理。

摇铃开会之后,先由农会主席报告了开会的宗旨,然后就有一些苦主一个个从人丛里走上台去,轮流提出控诉。台上说着,台下就有干部与积极分子领着头喊口号,轰雷似地一唱一和。张励不断地轻声嘟哝着自言自语:「发言人还是布置得太少,太少。跳出跳进总是这几个人。」

看了一会,他又别过头去和李向前耳语:「你去跟妇会主任说一声,叫她再加一把劲。怎么看不见那些女人出拳头?」

李向前一会又走过来说:「我让他们挑了两担来,大家都润润喉咙。群众喉咙都喊哑了。

「喝水还是慢一慢。」

「怕松下气来?」

张励微微点了点头。「而且大家跑来跑去,都离开了部位,没有人督促他们,怕他们不跟着吼,不出拳头。

张爱玲小说《赤地之恋》第四章

台上有片刻的「空场」。群众都纷纷回头过来向场外张望着。

「对象来了!对象来了!」有人轻声说。

又进来了一队民兵,押着一群斗争对象,都是两只手反绑在背后,低着头一个跟着一个,走了进来。全场顿时寂静无声,只听见台前台后排列着的民兵齐齐地伸出一只手来,豁喇一声响,把枪栓扳上了。如临大敌,空气更加紧张起来。

在死寂中突然听见孙全贵大叫一声:「打倒封建剥削大地主!」他在人丛中高高伸起一只手臂。

「打倒封建剥削大地主!」群众也密密地擎起无数手臂。

刘荃站的地方靠近妇女那边,可以听见妇会主任在那里顿着脚发急,指着名字一个个催促着:「上劲些呀,夏三婶!大声着点!拳头捏得紧点!招呀招的,冲谁招手呀?」

「永远跟着毛主席走!」孙全贵叫喊着。

「永远跟着毛主席走!」暴雷似地响应着。

斗争对象逐个被牵上台去,由苦主轮流上去斗争他们。如梦的阳光照在台上,也和往年演戏的时候一样,只是今年这班子行头特别褴褛些。轮到唐占魁的时候,他瘸着腿走上台去。张励看见那雇工冯天佑上去向他追讨积欠的工资,不由得气愤地说:「这冯天佑还是不行!一上台就慌了!」他觉得非常失望,因为这冯天佑是他一手发掘出来的新人。

「都是那稀泥泥扶不上墙的货,」李向前也微微摇了摇头。

「我早说过的,演习的次数太多了反而不好,像唱留声机,没有感情。」

「不演习不成哪,背不上来,」李向前突着说。

「你打算拿点小恩小惠收买咱,就买住咱的心了?」冯天佑一只手叉着腰,一只手指着唐占魁,直指到他鼻子上去。但是他的声调十分软弱,说得又断断续续的。接不上气的时候,台下的孙全贵就拚命地带着头喊口号,像川剧里的帮腔。

「打垮封建地主!」大家轰雷似地跟着喊。

「天下农民是一家!」

「拥护毛主席!」

「跟着毛主席走到头!」

喊过一阵口号,再度静寂下来的时候,冯天佑似乎忘了说到哪里了,竟僵在台上。

「唐占魁还不跪下!」台下有人不耐烦地叫喊着。「这台上没有他站着的份儿!快叫他跪下来!」

旁边有人搬过两块灰色的砖头,两个民兵一边一个,揿着他的肩膀,让他跪在砖头上。

「唐占魁,你别装蒜!」冯天佑重振旗鼓冲上前去,一把揪住唐占魁的衣领。「这笔账今天咱们得算一算!大前年咱死了爹,你假仁假义,算是借钱给咱买棺材,借了你那阎王债,咱一辈子都还不清!有这事没有?你说!你说!」

台上弥漫着那充满了灰尘的阳光。唐占魁始终把头低着,他的脸是在阴影里,但是刘荃站在前面看得十分清楚,他并没有抬起眼睛来,可是脸色略微动了一动,那忠厚的平坦的脸上突然有一种奇异的怨毒的表情,他嘴角的皱纹也近于嘲笑。

他的脸向着台下,冯天佑仅只看到他的侧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冯天佑竟顿住了,说不下去了。

「冯天佑你别怕他,尽管说!有群众给你撑腰!」台下的孙全贵高声叫喊着。

「他妈的,咱冤了你啦?」冯天佑红着睑走近一步,把唐占魁当撞了一下。「你说!咱冤了你啦?」

唐占魁两只手反绑在后面,被他一推就失去了重心,从砖头上溜了下去,倒在地下。

「对,打他!打这入的!」台下几个积极分子一递一声嚷着。「拖下来打!让大家打!」

民兵把唐占魁扶了起来,冯天佑又质问他,打他的嘴巴,吐他一睑的唾沫。

「让大家吐吐!」有两个人爬上台来帮着唾他。

唐占魁带着平静而执着的脸色,极力把身体向前伛偻着,仿佛护着他心底里藏着的一些什么东西,仿佛暴露在外面的一切都不是他,只是一些皮毛。

斗争已经达到了高潮。再给他戴上了一顶丑角式的白纸糊的高帽子,上面写着「消灭封建势力」,此后他就被牵下台去,另换了别人上来。地主一个个被斗倒了之后,农会主席下令把台上的白布横额拆了下来,绷在竹竽上,两个人扛着走下台去,民兵押着地主们在后面跟了上来,一长串地主戴着高帽子游街。民众依旧分组跟在后面,高呼口号。绕着村子游行了一周,仍旧把地主送回小学校去扣押起来。

开过了斗争大会,土改工作并没有结束,其实才正进入紧张阶段。第二天再度召开群众大会,选出了一个评地委员会,评议阖村田地的优劣。土改工作队员帮着他们计算亩数,会珠算的忙着拨算盘,不会珠算的就有无数冗长的算术题要做。同时还要计算地主应当清偿的历年剥削所得的,与积欠的工资。

工作队员天天聚着在合作社算账。张励把这些刻板的工作留给他们做,自己却腾出身子来和干部们进行追欠的另一部分──挖底财。

现在小学校里住着不少的工作队员,都是像刘荃一样仓促地从农民家里搬出来的,他们的房主人都是由富农中农提升为地主。他们分住在小学校里的教务室与课堂里,离后进的小院子很远,但是夜里常有时候听到惨叫的声音,大家都知道是挖底财的工作在进行,但是谁也不敢深究。

这一天张励忽然得意洋洋地向刘荃说:「唐占魁自己承认有五十块洋钱埋在地下。也说不定还不止这些。不要看不起人家『表壮不如里壮』,肉子厚得很!所以像你这样的知识分子是很容易给他们蒙过去的。而且你以为他生活过得苦,也还是拿城市里的生活水准做标准,我早就指出了这一点。」

正说着,孙全贵走了过来说:「张同志,我马上就带他去一趟吧,迟了怕他家里人把东西挖出来挪了地方。」

「他不是说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吗?而且要挖也早挖了。不过你现在马上去一趟也好。」

「刘同志,」孙全贵笑着向刘荃说:「你在他家住过的,他那屋子你横是摸清楚了,你也跟着走一趟吧?」

刘荃觉得张励在旁边微笑着注视着他,大概以为他一定又会犯温情主义,因而感到为难。他立刻很爽快地回答了一声:「好。走!」

孙全贵另外带着四个民兵,又分了一只破枪给刘荃拿着,以壮声势。当下把唐占魁从后院的黑屋子里提了出来,用绳子套着他一条胳膊一条腿,绳子握在民兵手里。唐占魁已经不是在斗争大会上的情形了,遍身灰土与血渍,走路依旧不方便,比以前瘸得更厉害了,脸上有些伤痕似乎也是前天开会的时候还没有的。眼睛肿得合了缝,押解他的人里面有刘荃,也不知道他看见了没有。

一行人进了村子,走进唐家的院门。

张爱玲小说《赤地之恋》第四章

唐占魁的女人在窗户眼里张见他们押着他进来,不禁惊喜交集,连忙轻声叫了声「二妞!爹回来了!唉,只要人回来就算了!总算老天保佑,只要人没事就好!」一面念叨着,急忙迎了出来,却陪着小心没敢说什么,也没敢向刘荃招呼,眼睛却忍不住连连向唐占魁偷看着。

大家都没有理睬她,径自押着唐占魁进了屋子,他老婆也怯怯地跟了进来。

刘荃的第一个感觉是有些诧异,里面的屋子并没有怎样改变。灶门前横卧着两捆茅草柴。唐占魁的旱烟袋依旧躺在墙上的黄土窟窿里。只是满屋子东一张西一张贴上了许多白纸封条,看着有些刺眼。二妞两只手抄在黑布围裙底下,站得远远地望着他们。她看见他就像是不认识一样。

「拿把锄头来!」孙全贵掉过脸来向唐占魁的女人说。

那妇人呆住了,和她女儿面面相觑。显然她是想起了村子上有一次,有个人犯了事,干部一锄头打死了的事。她惊慌得说不出话来。

「妈,锄头犁耙不是都封起来了?」二妞说。

「是呀,孙同志,都贴上封条了,」她母亲连忙接上去说:「不敢动它。」

「胡说!是我叫拿的,有什么要紧?快去拿来!」

唐占魁的女人只是俄延着不动身。还是二妞明白,看了看他们手里的枪,觉得他们要打死唐占魁还不容易,何必一定要锄头。她随即跑到那封了门的磨房里,把封条撕了,拿了把锄头出来。一个民兵接了过去。

「把门关起来!」孙全贵吩咐着。

二妞母女眼睁睁地望着,看见锄头又递到唐占魁手里。

「快挖!」那民兵在他背后踢了一脚。

「把门背后的东西挪开,扫帚拿走,」孙全贵说。

「挖什么呀,天哪?」唐占魁的女人颤声问。

唐占魁一锄头筑下去,身子往前一栽,几乎跌了一交。

刘荃实在忍不住了。「算了算了,让我来吧,叫他滚到一边去。照他这样要挖到几时?」

他把枪倚在门框下,去夺唐占魁的锄头。

二妞的脸色反而变得更加固执而冷漠。

唐占魁却还不肯放手,昏昏地抡起锄头来,又是一下子筑下子。大家只怕被他误伤了,都倒躲不迭。唐占魁虽然东倒西歪的站不稳,究竟他种了一辈子的地,用起锄头来总是得劲的。不大的工夫,就已经掘出一个浅浅的坑。

门关着,那阴暗的房间更阴暗了,充满了泥土的气息。唐占魁的女人突然感到一种新的恐怖。难道是叫他自己掘了坑来活埋他?

坑边堆着的半圈泥土越堆越高,几个民兵各个倚在枪杆上,无聊地站在旁边,把脚尖拨着泥块。孙全贵在一张板凳上坐了下来,端起桌上的一只瓦茶壶,两只手捧着,就着壶嘴谷笃谷笃喝着,不时回过头去叱喝一声:「快挖!」

二妞站在旁边一动也不动,只是瞪着眼睛望着,两只手卷在黑布围裙里。

孙全贵松了松腰带,又踱到坑边来,说:「怎么挖到三尺深还没有?到底是在这块地方不是?」

唐占魁把锄头拄在地下,伏在那柄上直喘气。

「你说!老实说!到底是埋在什么地方?」

唐占魁只是不作声。逼得紧了,才说了一声「不知道。」

「不知道!你不是说得清清楚楚,有五十块银洋钱装在坛子里,埋在门背后?」

「五十块银洋钱!」他女人在旁边叫了起来。

「哪儿有呀,我的老天爷。这是哪儿来的话?」

「得了得了,你这是装的哪门子的蒜!」孙全贵向她说:「明摆着的,这还不是你挖出来挪了地方了!快拿出来!」她急得哭喊起来:「叫我拿什么出来呀?一辈子也没瞧见过这么些个钱,他有俩钱就买了地了!去年春上为买耿家哪两亩地,还背了债!哪儿有大把的洋钱埋在地下,倒去借债?」

原标题:张爱玲小说《赤地之恋》第四章2470325

相关内容
文学体裁

诗歌 诗词 诗经 诗经 古诗 唐诗 诗句 诗句 散文 寓言 故事 童话 小说 剧本 剧本 句子 对联 情诗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唐代诗人

李白 杜甫 孟浩然 白居易 王维 王维 李商隐 李商隐 王勃 柳宗元 王之涣 杨玉环 李贺 刘禹锡 王昌龄 王昌龄 韩愈 韩愈 韩愈 元稹 韦应物 杜牧 刘长卿 岑参 温庭筠 张九龄 张九龄

宋代诗人

李清照 陆游 王安石 陶渊明 文天祥 秦观 秦观 杨万里 苏轼 黄庭坚 欧阳修 欧阳修 辛弃疾 曾巩 晏殊 柳永 柳永 范仲淹

现代作家

朱自清 余秋雨 林清玄 毕淑敏 席慕容 席慕容 席慕容 张爱玲 鲁迅 冰心 汪曾祺 梁实秋 张小娴 季羡林 迟子建 莫言 莫言 贾平凹 贾平凹 余光中 余光中 老舍 顾城 徐志摩 郭沫若

名著阅读

红楼梦 弟子规 平凡的世界 沁园春 长恨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春江花月夜 将进酒 赤壁赋 水调歌头 岳阳楼记 河中石兽 鱼我所欲也 兰亭集序 琵琶行 滕王阁序 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老人与海 饮湖上初晴后雨 游子吟 陋室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湖心亭看雪 骆驼祥子 赠汪伦 醉翁亭记 背影 春夜喜雨 木兰诗 望庐山瀑布 劝学 边城 蝶恋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梦游天姥吟留别 短歌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鹳雀楼 雨巷 浣溪沙 一剪梅 钱塘湖春行 望岳 望岳 蜀道难 观潮 观潮 题西林壁 思乡诗 观沧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化石吟 采薇 归园田居 乡愁 小石潭记 离骚 圆明园的毁灭 再别康桥 桃花源记

三字经

三字经

其他类

签名 早安心语 晚安心语 影视大全 板报大全

推荐内容
作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