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博文网!
手机版 MIP版 | 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宋代诗人 > 苏轼 > 正文

苏轼《东栏梨花》诗词赏析

黑暗之渊 2012-10-05 08:42:40 热度:8937°C

《东栏梨花》为北宋诗人苏轼所做七言绝句,表达诗人苏轼对于人生之短暂的感慨,也引起人们对于“人生苦短”的反思。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东栏梨花》诗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翻译

如雪片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顷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

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募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苏轼《东栏梨花》诗词鉴赏一

《东栏梨花》是苏东坡《和孔密州五绝》中的第三首。北宋熙宁九年冬天,公元1076年,苏东坡离开密州,就是今日的山东潍坊诸城;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所以称为孔密州。第二年春天,苏东坡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

写《东栏梨花》的时候,苏东坡已经四十一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永远离开他。在******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东坡离开朝廷,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地方为官。

苏轼《东栏梨花》诗词赏析

《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诗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梨花淡白如雪,满城柳絮纷飞,柳叶已经深青,春天远去,已是清明时节。诗人在自家门口东边的栏杆,因为一树如雪的梨花而惆怅,繁华转眼即空。人生能有几度清明,来欣赏如此美景?

诗人在这时候顿悟了人生,这一刹那的景象,这人生的短促,是如此美丽而悲哀,空灵而惆怅。这是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的偶发,是对人生明澈的观照。

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性灵的流露、天才的横溢,几乎全是白话。其实,《东栏梨花》的最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用普通话再读一遍杜牧这句)。在初冬的晚上,诗人一人在饮酒,梨花如雪一般纷纷落下,但是明年又是谁在这里凭着栏杆喝酒呢?杜牧的诗说的说物是人非的感慨,而苏东坡的诗感慨的是人生的短促。

根据宋代人的记载,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非常喜欢苏东坡的《东栏梨花》,每次诵读一遍就要击节叹赏。而南宋诗人陆游也非常喜欢《东栏梨花》,陆游说苏东坡的最后一句虽然化用自前人杜牧的诗句,但是有更深的意味。

《东栏梨花》为北宋诗人苏轼所做七言绝句,表达诗人苏轼对于人生之短暂的感慨,也引起人们对于“人生苦短”的反思。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东栏梨花》诗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翻译

如雪片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顷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

苏轼《东栏梨花》诗词赏析

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募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苏轼《东栏梨花》诗词鉴赏一

《东栏梨花》是苏东坡《和孔密州五绝》中的第三首。北宋熙宁九年冬天,公元1076年,苏东坡离开密州,就是今日的山东潍坊诸城;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所以称为孔密州。第二年春天,苏东坡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

写《东栏梨花》的时候,苏东坡已经四十一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永远离开他。在******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东坡离开朝廷,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地方为官。

《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诗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梨花淡白如雪,满城柳絮纷飞,柳叶已经深青,春天远去,已是清明时节。诗人在自家门口东边的栏杆,因为一树如雪的梨花而惆怅,繁华转眼即空。人生能有几度清明,来欣赏如此美景?

诗人在这时候顿悟了人生,这一刹那的景象,这人生的短促,是如此美丽而悲哀,空灵而惆怅。这是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的偶发,是对人生明澈的观照。

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性灵的流露、天才的横溢,几乎全是白话。其实,《东栏梨花》的最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用普通话再读一遍杜牧这句)。在初冬的晚上,诗人一人在饮酒,梨花如雪一般纷纷落下,但是明年又是谁在这里凭着栏杆喝酒呢?杜牧的诗说的说物是人非的感慨,而苏东坡的诗感慨的是人生的短促。

根据宋代人的记载,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非常喜欢苏东坡的《东栏梨花》,每次诵读一遍就要击节叹赏。而南宋诗人陆游也非常喜欢《东栏梨花》,陆游说苏东坡的最后一句虽然化用自前人杜牧的诗句,但是有更深的意味。

苏轼《东栏梨花》诗词鉴赏二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

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苏轼《东栏梨花》诗词赏析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

苏东坡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最好的诗体,自然七言古诗,然而苏诗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

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性灵的流露、天才的横溢,不假修饰,不用典故,几乎全是白话的作品,这些全是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偶发的,对人生明澈观照。有的如晶莹浑圆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儿童的嬉笑......总之这些作品是我们一读就会喜欢的而且百读不厌的。 “东栏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其中一首。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何故呢?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稍然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透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时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

原标题:苏轼《东栏梨花》诗词赏析2470073

相关内容
文学体裁

诗歌 诗词 诗经 诗经 古诗 唐诗 诗句 诗句 散文 寓言 故事 童话 小说 剧本 剧本 句子 对联 情诗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唐代诗人

李白 杜甫 孟浩然 白居易 王维 王维 李商隐 李商隐 王勃 柳宗元 王之涣 杨玉环 李贺 刘禹锡 王昌龄 王昌龄 韩愈 韩愈 韩愈 元稹 韦应物 杜牧 刘长卿 岑参 温庭筠 张九龄 张九龄

宋代诗人

李清照 陆游 王安石 陶渊明 文天祥 秦观 秦观 杨万里 苏轼 黄庭坚 欧阳修 欧阳修 辛弃疾 曾巩 晏殊 柳永 柳永 范仲淹

现代作家

朱自清 余秋雨 林清玄 毕淑敏 席慕容 席慕容 席慕容 张爱玲 鲁迅 冰心 汪曾祺 梁实秋 张小娴 季羡林 迟子建 莫言 莫言 贾平凹 贾平凹 余光中 余光中 老舍 顾城 徐志摩 郭沫若

名著阅读

红楼梦 弟子规 平凡的世界 沁园春 长恨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春江花月夜 将进酒 赤壁赋 水调歌头 岳阳楼记 河中石兽 鱼我所欲也 兰亭集序 琵琶行 滕王阁序 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老人与海 饮湖上初晴后雨 游子吟 陋室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湖心亭看雪 骆驼祥子 赠汪伦 醉翁亭记 背影 春夜喜雨 木兰诗 望庐山瀑布 劝学 边城 蝶恋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梦游天姥吟留别 短歌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鹳雀楼 雨巷 浣溪沙 一剪梅 钱塘湖春行 望岳 望岳 蜀道难 观潮 观潮 题西林壁 思乡诗 观沧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化石吟 采薇 归园田居 乡愁 小石潭记 离骚 圆明园的毁灭 再别康桥 桃花源记

三字经

三字经

其他类

签名 早安心语 晚安心语 影视大全 板报大全

推荐内容
作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