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博文网!
手机版 MIP版 | 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体裁 > 正文

“聊”文学之草根随想

雨欣 2013-05-29 18:52:44 热度:5239°C

《“聊”文学之草根随想》以去老师家做客引出文章的主题,作品用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为背景。以此引证和例证较深刻完整的论证了作品的观点。

前段时间,我常在前任语文老师家里做客,其实我们早已以朋友相称,因为彼此都比较喜爱文学,所以暑期闲暇便凑在一起“聊”文学,但因为大家都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也就只可以就书谈个人感受,其中不乏存在思想的局限性,可是,同样也不乏有一些新的见解与观点。

记得第一天我们聊的很宽泛,没有什么系统联系存在,完全是天马行空般无所不聊。应该说是无所不谈,无所不说,从先秦文学到当代文学,从诗词歌赋到戏剧散文小说等等,当然第一天的聊天内容也就奠定了我们之后交流的方向与主题。

第一天聊天中,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谈到了宗教这一敏感话题。

“聊”文学之草根随想

主要是就道家学说演变展开的。因为对于庄子的情有独钟,于是我便说的多一点。由于是说演变,我便把我的观点罗列了一下。其实从演变的角度来说,道家学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天人学说”阶段;二是以抱朴子为代表的“鬼神学说”阶段,应该说这一阶段的影响最为深刻。当然,这也是比较宽泛的分类,未从细节着手,因为庄子学说虽是在老子学说的基础上进行演变发展的,可是应该说这种发展是独出旗帜的,但又有区别于抱朴子的“背道而驰”。老庄学说还是切实的贴近于自然与人性生命体之间的联系与超越,应该还是肯定“无神论”的,可是抱朴子就递升为“采药炼丹,飞升羽化”的新型理念,显然他承认了“有神”的存在。不过又说回来,我个人的见解是,我的这种划分还是有所忽视的,那就是“魏晋玄学”这一块,,可是大体的趋势和思想理念还是可以明确的。

但是我认为的重点不在于划分,而是质疑这种演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退化呢,还是进步呢?我试图从老师那里找到答案,而老师就给了我简单的几个字:归结于事物的多面性!

这一回答却又把我迷糊住了,“多面性”这个词太广义了。

“聊”文学之草根随想

其实我原先的想法是从老师那里得到“退化”这一回答,可恰恰这一“中庸式”的解答让我进入了思考。

首先我不得不承认,作为我来说:其一没有资格去否认或是批判这一演变的趋势。既然它能以这种形式存在,必然有它的社会响应与驻足发展的基础。其二既然它能够发展至今,我们也必须肯定它的价值,至于这一种学说上的演变(更恰当的应该说是分歧)应该是这一学说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如果没有新的内容来充实这一学说,那么这种学说的必然后果就是面临消亡,就如先秦的百家争鸣,为何留存下来的就只有那几家学说至今为我们所用或是研究呢?其三我们对于这一种学说演变的合理质疑还是应该的,因为对于这种学说的研究过程中的否认或是承认也好比这一学说的演变,同样存在着变数,或许适量的否认也是一种推动。但是这种推动不是为了否认而否认的。

在思考之余,让我也不禁想起了巴金研究,不过我想,在这里我还是只能以“聊”——这一种形式来阐释我对于巴金研究的想法,因为或许以我的现状还没有那种能力来论述巴金文学以及巴金精神,但是我还是希望能作为一个草根的形象谈谈我对于巴金这一个文学大家的认识与见解,以及对于巴金研究的一些建议与个人看法。

说到这里,首先感谢版主梦之仪的赠书以及对于我写作的鼓励。

在读罢周立民老师的华语长篇评传《五四之子的世纪之旅——巴金评传》很为之震撼,首先震撼一种写作的勇气,其次便是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文中可见周老师不是为了一味的歌功颂德或是一味的给巴金套上钦慕光圈而写这部评论的。就像先生开篇《小引》中所说的:“在众多的巴金评论中是否有必要在多出这样一本呢?”这么一问也就奠定了这一本评传的实质。

“聊”文学之草根随想

从某一个侧面来说,先生是在还原一个真实的巴金,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种真实来自与什么呢?在我看来这里面有很多成分:一颗虔诚的心,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真真切切的感悟……

在跟我老师学写论文的时候,无意中老师说了一个奇怪的词——“炒冷饭”。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在好多论文趋向于一种:理论上说理论,前人的观点上进行填鸭式补充说明,或是索性就“照抄照转照搬”,也就是所谓的“天下文章一大抄”,东拼西凑也就成了文章,所以也导致几个现象,一、文章越来越“深”,这个“深”可真是深不可测啊!二、大同小异,有时甚至大同无异,一模“两”样,因为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却是两个不同的署名。我们往往看到的只有千篇一律,千变万化可谓是少之又少。三、歌功颂德,不切实际,导致文章泛泛而谈,缺少技术性,只管用好的言辞进行堆砌。四、不注重文本。听我老师说现在许多老师写论文不是先去看文本,而是先去找先前他人写此类文章的资料,看个大致情况,便洋洋洒洒开始不切实际的借鉴吹嘘……

原标题:“聊”文学之草根随想1710183

相关内容
文学体裁

诗歌 诗词 诗经 诗经 古诗 唐诗 诗句 诗句 散文 寓言 故事 童话 小说 剧本 剧本 句子 对联 情诗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唐代诗人

李白 杜甫 孟浩然 白居易 王维 王维 李商隐 李商隐 王勃 柳宗元 王之涣 杨玉环 李贺 刘禹锡 王昌龄 王昌龄 韩愈 韩愈 韩愈 元稹 韦应物 杜牧 刘长卿 岑参 温庭筠 张九龄 张九龄

宋代诗人

李清照 陆游 王安石 陶渊明 文天祥 秦观 秦观 杨万里 苏轼 黄庭坚 欧阳修 欧阳修 辛弃疾 曾巩 晏殊 柳永 柳永 范仲淹

现代作家

朱自清 余秋雨 林清玄 毕淑敏 席慕容 席慕容 席慕容 张爱玲 鲁迅 冰心 汪曾祺 梁实秋 张小娴 季羡林 迟子建 莫言 莫言 贾平凹 贾平凹 余光中 余光中 老舍 顾城 徐志摩 郭沫若

名著阅读

红楼梦 弟子规 平凡的世界 沁园春 长恨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春江花月夜 将进酒 赤壁赋 水调歌头 岳阳楼记 河中石兽 鱼我所欲也 兰亭集序 琵琶行 滕王阁序 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老人与海 饮湖上初晴后雨 游子吟 陋室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湖心亭看雪 骆驼祥子 赠汪伦 醉翁亭记 背影 春夜喜雨 木兰诗 望庐山瀑布 劝学 边城 蝶恋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梦游天姥吟留别 短歌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鹳雀楼 雨巷 浣溪沙 一剪梅 钱塘湖春行 望岳 望岳 蜀道难 观潮 观潮 题西林壁 思乡诗 观沧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化石吟 采薇 归园田居 乡愁 小石潭记 离骚 圆明园的毁灭 再别康桥 桃花源记

三字经

三字经

其他类

签名 早安心语 晚安心语 影视大全 板报大全

推荐内容
作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