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博文网!
手机版 MIP版 | 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正文

关于过年的散文资料

黎明的天空 2016-01-05 22:51:57 热度:17037°C

过年(又称春节)是我国最传统的民俗节日。古往今来,在过年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给了许多文人墨客发挥了想象的空间,也留下了许多美文佳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如今读起仍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购年货、准备年节器具等等,这些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辞旧迎新”。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待第一声鸡啼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新年就来到了。翌日,男女老少无论贫富,都穿上平时舍不得穿戴的节日盛装,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恭喜发财。在各家各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满街游人,热闹非凡,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罢休。

过年,在我国不同的区域,习俗也各不相同。老舍曾在回忆中说过:北京那地方的小孩子喜欢三件事,一是买杂拌儿,二是买爆竹,三是买诸如风筝之类的小玩艺儿。

关于过年的散文资料

第一种买杂拌儿,其他地方的孩子们恐怕只能望之而兴叹了。到了河南,阎连科曾在文中说:走亲戚的礼肉,一条条挂在半空,这真是一种奇观。浙江要吃酱肉棕子、鱼干,还有喷香的煮芋艿(张抗抗《故乡在远方》),福建则要做白糖年糕、红糖年糕,还有“炸枣”和“五香肠”(斯妤《除夕》)。虽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终究年味儿没有变,这都能让人产生悠长深远的回味之情。

唐代的高适有一首《除夜作》中写道:“旅馆寒冷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一个“愁”字把诗人不能欲归、对亲人和 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这不能与王安石的《元日》所能比拟的。苏轼被宋哲宗贬谪到惠州,他在那里度过第一个春节时悲感交集,赋诗一首,记下了他感伤的情怀,写道:“前年侍王辇,端门万枝灯。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今昔对比,一盛一衰,一荣一枯,人生感慨,全寄寓在漂泊江海独处禅房的心境之中。

据说春联起源于桃符,贴春联也是表达一种喜庆之意。相传后蜀主孟昶曾写过“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也可算我国最早的春联之一。说到春联,还流传着许多趣闻轶事。当年暂居于浙江绍兴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夫人的劝说下,写了一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的对联,张贴于门外,半盏茶工夫不到就被人揭走。他只好再写“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还是不能留住。这下急坏了夫人,王羲之急中生智,又写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样一副不吉利的"对联没有人再揭。第二天,大年初一他又在上下联各加三字,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真令人拍案叫绝不止。如今的春节,虽然年味越来越淡,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来说,天南地北的亲人,汇聚到一起过一个团圆年,这无疑成了一件很幸福快乐的事情。每到年节,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这种美好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古时祭灶神仪式也是十分隆重的,中堂摆起一大桌“福礼”,每家人都要向灶神行拜礼,以示灶神上天向天宫汇报这一年来的好事,灶神的任务是“上天呈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职责。

关于过年的散文资料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民间叫做“迎春日”,也称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新”。在春节前扫尘,是人们素有的传统习惯。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总有贴门神的习俗,这种习俗大约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得了种怪病,梦中常闻鬼哭神嚎,弄得他夜不成寐,焦虑万分。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闻知此事,全身披挂,分站在门的两旁为之守护,这种方法果然灵验,不久,李世民就大病痊愈。为感激这两位将军,他令人画影图形,张贴宫中大门的两侧。从此,民间“贴门神”开始大行其道。这只不过是一种传说,也能很好地表达人们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其实,年节对我来说,既是浅浅的划痕,又是重重的一笔。年节怎样过纯是一种心境,来不得半点强求。钱钟书过年,谢绝来客,潜心读书。冯骥才过年,“闭关”与笔墨独家对话,这不都是一种情致吗?你也可以与家人独处,尽享天伦之乐;也可以云游四海,浪迹天涯;更可以围炉煮茗,捧书夜读。只要你觉得一个人心中有年过,不管表示他是否还年轻,感觉生活还很有滋味。

年轻时读封神演义,喜欢神仙道士的生活,也很爱读那些描写神仙生活的诗词。“烟霞深处运元功,睡醒茅庐日巳红”;“脱尘缘,万事轻”。这些诗词的意境,这几年时时泛上心头来,让我给自己减压的同时,也产生了逃世的倾向。虽然生活的地方如同当下的空气,也难免雾霭天,我却有意识地栖居起来。过了不惑之年,岁月变得急促而没有节奏,稍不留神,那流水般的日子很快从你的指间溜走。

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林的错。年少的时候,我们总希望拥有好多更好的东西。可是,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这世间纵有万般好,却并非都要全部拥有” 。

关于过年的散文资料

自己选择人生,和人生选择你,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运结果。岁末年初,新春伊始。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我们心中难免总有一种难以平静的心绪,似乎总想好好的细数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仓促中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而那芥川龙之介又曾说过,“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既然这样,得意也好,道路坎坷也罢,那终究只不过是岁月给予我们的礼物。

对于远在他乡的我而言,新年是过去一年的终点,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正因为这样,我觉得一瞬间成长了许多。对于飞速发展的今天,前面固然有机遇、有荣光,更多的是应该去面对前面的路。岁月留痕,流年在花开花落间转身,陌路旁你随手播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什么样的花朵。世上没有不绝的风景,人要有前行的心情。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一个人的成长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所以,我们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学会欣赏自己,充实自己。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和刻刻“镶”着惊喜。当然,这也并不是意味着成长的人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应该让他们懂得精神和物质的结合罢了。

原标题:关于过年的散文资料3610244

相关内容
文学体裁

诗歌 诗词 诗经 诗经 古诗 唐诗 诗句 诗句 散文 寓言 故事 童话 小说 剧本 剧本 句子 对联 情诗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唐代诗人

李白 杜甫 孟浩然 白居易 王维 王维 李商隐 李商隐 王勃 柳宗元 王之涣 杨玉环 李贺 刘禹锡 王昌龄 王昌龄 韩愈 韩愈 韩愈 元稹 韦应物 杜牧 刘长卿 岑参 温庭筠 张九龄 张九龄

宋代诗人

李清照 陆游 王安石 陶渊明 文天祥 秦观 秦观 杨万里 苏轼 黄庭坚 欧阳修 欧阳修 辛弃疾 曾巩 晏殊 柳永 柳永 范仲淹

现代作家

朱自清 余秋雨 林清玄 毕淑敏 席慕容 席慕容 席慕容 张爱玲 鲁迅 冰心 汪曾祺 梁实秋 张小娴 季羡林 迟子建 莫言 莫言 贾平凹 贾平凹 余光中 余光中 老舍 顾城 徐志摩 郭沫若

名著阅读

红楼梦 弟子规 平凡的世界 沁园春 长恨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春江花月夜 将进酒 赤壁赋 水调歌头 岳阳楼记 河中石兽 鱼我所欲也 兰亭集序 琵琶行 滕王阁序 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老人与海 饮湖上初晴后雨 游子吟 陋室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湖心亭看雪 骆驼祥子 赠汪伦 醉翁亭记 背影 春夜喜雨 木兰诗 望庐山瀑布 劝学 边城 蝶恋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梦游天姥吟留别 短歌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鹳雀楼 雨巷 浣溪沙 一剪梅 钱塘湖春行 望岳 望岳 蜀道难 观潮 观潮 题西林壁 思乡诗 观沧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化石吟 采薇 归园田居 乡愁 小石潭记 离骚 圆明园的毁灭 再别康桥 桃花源记

三字经

三字经

其他类

签名 早安心语 晚安心语 影视大全 板报大全

推荐内容
作者风采